焦点新闻
  • 消费金融机构:对照新规着手整改 更加专注主责主业
    2024-03-20

    《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出台,引起业内广泛关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的消费金融公司普遍表示,将认真学习,按照《办法》要求合规展业,同时希望《办法》配套通知文件尽快出台。待改进项有多少准入标准提高是消费金融业内较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办法》相关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注册

    查看详情 >
  • 石明宏:加深对中国市场投入 以科技驱动绿色产品及服务
    2024-03-20

    近年来,庞大的市场规模、开放的创新环境和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正不断吸引外资加码在华业务。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外国投资者在华投资新设外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幅高达39.7%。“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爱普生来说,中国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可以说是爱普生最为重要的市场。”近日,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

    查看详情 >
  • 中国实体商业新观察
    2024-03-2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商业综合体是重要的消费场所。各地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商业综合体创新发展,通过拓展消费场景,增加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丰富多元业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不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新需求牵引新供

    查看详情 >
  • 全国性理财机构发行能力表现良好
    2024-03-19

    普益标准日前发布2023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市场银行理财机构(不包括外资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为51776款,同比增加13721款,上升36.06%;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26.01万亿元,同比下降2.42%。2023年,在全国性理财机构中,兴银理财表现突出,发行能力位列全国性理财机

    查看详情 >
  • 赋能新质生产力 金融机构如何锻造专业服务能力
    2024-03-19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列作政府工作任务的第一条,这让新质生产力成为近期“热词”。事实上,在今年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全面阐释,除了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

    查看详情 >
  • 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加强卡基市场建设 完善卡基生态”座谈会
    2024-03-19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在上海召开“加强卡基市场建设 完善卡基生态”座谈会。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银行卡产业发展。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服务便利性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切实改

    查看详情 >
  • 转融券“T+1”正式落地
    2024-03-18

    转融券“T+1”正式落地 营造更加公平市场秩序“转融通业务通关测试已完成,整个流程很顺利。”近日,多家券商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根据证监会安排,3月18日,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市场所理解的转融券“T+1”正式落地。此前,暂停转融通借入证券实时可用业务通关测试工作已经开

    查看详情 >
  • 多家机构持续看好新质生产力投资主题
    2024-03-18

    中信证券认为,今年以来汇金累计净买入ETF约3799亿元,同时融资端明显放缓、回购增加、减持受控,使得市场从去年的减量市转变为增量市,呈现出“红利品种不弱、机构重仓修复、主题表现亮眼”的普涨局面。建议继续以红利资产做底仓配置,关注自由现金回报率稳定的水电,全球定价的资源品(铜、油)保费稳定增长的财险,受益于化

    查看详情 >
  • 小鹏汽车也推新品牌
    2024-03-18

    何小鹏曾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提到,“今年是产品和技术平台积累和爆发的第一年,3 年内规划新品或改款约 30 款”。没想到这么快,小鹏汽车就打出了产品大年的第一枪。蔚来前脚刚官宣子品牌「乐道」,小鹏汽车也紧随其后公布了自己的性价比品牌,这一幕像极了多年前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流行的“机海战术”,红米之于小米、荣耀之

    查看详情 >
  • 今年,这些国产药闯入FDA!
    2024-03-14

    2023年被称作国产生物医药产业的出海元年,时至2024年,这股热潮依旧。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过去两个多月,至少有11家国内药企成功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取得新进展(包括临床试验批准、快速通道资格认证、上市批准等)。肿瘤用药热度依旧从PD-1到ADC,肿瘤用药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其中,全球发病率第2位

    查看详情 >